來源:本站 發(fā)布時間:3月 2020 瀏覽人次:2264
一、漆膜變色
產生原因:
1. 被涂料表面有殘留的處理液。
2. 過度烘烤,或爐內有揮發(fā)性氣體。
3. 施工中混入其它顏色的粉料。
4. 粉末本身的顏料不耐高溫或樹脂易泛黃。
解決辦法:
1. 改進前處理方法。
2. 制定適當?shù)暮婵緱l件,凈化烘烤爐。
3. 加強施工前的清理。
4. 更換合格的粉末涂料。
二、涂膜表面有顆粒疙瘩
產生原因:
1. 被涂工件表面不干凈
2. 供粉不均,噴槍霧化不好。
3. 粉末太細或粉末受潮結團,使噴槍積粉。
4. 涂裝現(xiàn)場不干凈或噴室內有粉末滴落。
5. 回收粉末或粉末本身質量差。
解決辦法:
1. 改善工件底材質量,加強前處理。
2. 調整空氣壓力,檢查導流器,調至最佳點。
3. 控制粉末粒度分布,妥善保管粉末,嚴防受潮。
4. 清理現(xiàn)場,凈化空氣。
5. 回收粉過篩后新粉混合使用,更換合格的粉末。
三、縮孔
產生原因:
1. 工件表面有油污。
2. 壓縮空氣中含水、油等,導致粉末受污染。
3. 受灰塵或其它雜質污染
3. 粉末涂料本身有污染
解決辦法:
1. 加強前處理。
2. 加強涂裝前壓縮空氣的凈化。
3. 徹底清理環(huán)境、更換合格粉來。
四、流平差或者橘皮嚴重
產生原因:
1. 工件表面粗糙。
2. 粉末粒子粗、受潮或粉末流平本身差
3. 固化溫度偏高或偏低
4. 涂膜太薄或太厚。
5. 工件接地不良。
6. 不同粉末混雜。
解決方法:
1. 提高工件光潔度。
2. 選擇粒度分布均勻的、流平好的高質量粉末及嚴防粉末受潮。
3. 調整適宜的固化條件。
4. 控制粉末厚度在60-80μm。
5. 定期清理掛具。
6. 施工前嚴格清理噴粉系統(tǒng)及場地,避免不同類型或不同廠家的粉末混用。
五、涂膜表面失光
產生原因:
1. 底材前處理質量差。
2. 烘烤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。
3. 爐內有揮發(fā)性氣體。
4. 回收粉使用比例過大。
5. 兩種不同性質的粉末混雜。
6. 粉末涂料質量差。
解決辦法:
1. 選擇合適的前處理工藝。
2. 調整適宜的固化條件。
3. 凈化烤爐。
4. 回收粉過濾后與新粉混合用,以<30%為宜。
網站制作與維護:鄆城未來互聯(lián)網絡有限公司 備案號:魯ICP備20010670號-1